随着冬日的寒风渐起,不少中老年人开始感到一种莫名的疲惫,不仅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,白天也精神萎靡,神疲乏力。这其实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信号,就像一台老旧的机器,在寒冷的季节里运转不灵,需要及时的调试和保养。神疲乏力,中医看来,这背后隐藏着身体阴阳失衡、气血不和的深层原因,而冬天作为自然界阴气最盛的季节,无疑加剧了这一状况。

长期的神疲乏力与失眠,会形成恶性循环,导致免疫力下降、记忆力减退、情绪波动大等一系列不良后果。就像一台电脑,长时间运行而不休息,最终会因过热而卡顿,甚至崩溃。身体也是如此,缺乏充足的睡眠和充足的精力,各项机能都会逐渐衰退。
失眠伴随的神疲乏力,往往伴随着头晕异常,这可能是心脾两虚型,表现为心悸、健忘、食欲不振;也可能是痰浊中阻型,伴有胸闷、恶心、舌苔厚腻;还可能是气血亏虚型,面色苍白、四肢不温;更有可能是肾精不足型,腰膝酸软、耳鸣耳聋。每一种类型,都是身体不同部位“零件”磨损或失调的反映。
中医讲究“头为诸阳之会”,头晕的部位往往能反映出身体的问题所在。如后脑勺晕,可能与膀胱经不通有关;头顶晕,则可能是肝经问题。冬天寒气侵袭,易使经络收缩,加重这些症状。中医文献中早有记载,冬季应注重温补,以防寒邪入侵,保护阳气。
肾为先天之本,主藏精,生髓,通于脑。肾精不足,则脑髓失养,神不守舍,自然难以入眠。同时,肾主水,水液代谢失常,易生痰湿,影响心神,导致失眠。中药保守治疗,通过滋养肾精、调理肾气,既能改善失眠,又能减少西药对身体的副作用,如健脾安神的茯苓、养心安神的酸枣仁等。
肾一旦出问题,不仅影响睡眠,还会导致神疲乏力,因为肾精是身体能量的源泉。冬天本是养肾的季节,但若肾阳不足,无法抵御外寒,反而会加重身体的负担。这就像家里的暖气系统,如果炉火不旺,房间自然难以温暖。
西医多从神经、内分泌等角度解释失眠,而中医则更注重整体调理。传统中医虽有效,但在补肾伤肝、泻肝伤肾的问题上难以两全。北京中方中医院运用能量和大阴阳原理,通过调和身体阴阳,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,既补肾又不伤肝,解决了这一难题。
刘阿姨,年近六旬,长期受失眠困扰,神疲乏力,冬日尤甚。经北京中方中医院调理,采用温补肾阳、养心安神的中药方,配合针灸治疗,仅数周便见明显好转,夜晚能安然入睡,白天精神焕发。刘阿姨感慨:“中医真是神奇,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。”
老中医在线预约咨询 电话:010-878761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