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年岁的增长,不少中老年人发现,一到冬天,尤其是春节期间,手脚就像被冰雪封印,总是暖不起来。这种畏寒肢冷的现象,其实是身体内部“温控系统”出现了微妙的变化。就像家里的暖气系统,年久失修后,管道堵塞、热量分配不均,导致某些房间温暖如春,而有些却寒风凛冽。身体也是如此,随着年龄增长,气血运行不畅,阳气难以抵达四肢,从而引发了手脚冰凉的症状。

长期的手脚冰凉不仅仅是舒适度的问题,畏寒肢冷,它还可能预示着身体内部的“能量危机”。阳气不足,气血瘀滞,不仅影响日常活动,还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,如冠心病、高血压等。春节期间,饮食油腻、作息不规律,更是加重了这一风险,让原本就脆弱的心血管系统雪上加霜。
手脚冰凉往往伴随着头晕,这头晕可非同小可,它可能是心脾两虚、痰浊中阻、气血亏虚或肾精不足等多种类型的反映。心脾两虚者,心血不足,脾气虚弱,无以濡养头目;痰浊中阻者,痰湿内盛,阻遏清阳上升;气血亏虚者,全身气血不足,头目失养;肾精不足者,肾阳虚弱,不能温煦四肢及头目。每一种类型都对应着身体不同的“故障点”。
头晕的部位不同,也暗示着不同的问题。如后脑勺晕沉,可能与膀胱经气血不畅有关;头顶晕痛,则可能是肝经问题。中医文献中对此多有论述,春节期间,饮食不节、情志失调,更易加重这些症状,让身体“报警”。
手脚冰凉、头晕,其根源往往在于肾。肾为先天之本,藏精主水,肾阳如同身体的“小火炉”,温暖着四肢百骸。当肾功能衰退,肾阳不足时,这“小火炉”就熄了火,导致畏寒肢冷、头晕等症状。中药保守治疗,通过滋补肾精、温补肾阳,就像给“小火炉”添柴加薪,让身体重新温暖起来。
肾出问题,不仅影响温煦功能,还可能导致水液代谢失常,痰湿内生,进一步阻碍气血运行,加重手脚冰凉和头晕。春节期间,饮食多油腻,更易助湿生痰,形成恶性循环。
西医看待手脚冰凉,多从血液循环、神经调节等角度入手,而中医则更注重整体调理。传统中医虽有其局限,如补肾伤肝、泻肝伤肾的顾虑,但北京中方中医院运用能量和大阴阳原理,巧妙平衡脏腑功能,实现了标本兼治。
说起冯伯伯,他年近七旬,多年来一直受手脚冰凉、头晕之苦。去年春节,因饮食不慎,症状愈发严重。经朋友介绍,来到北京中方中医院,经过中医专家的精心调理,采用温补肾阳、化痰祛湿之方,仅数周时间,手脚冰凉明显改善,头晕也减轻了许多。冯伯伯感慨地说:“这中医真是神奇,让我重新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!”
老中医在线预约咨询 电话:010-878761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