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女性的成长发育全生命周期为视角,女性会经历月经、带下、孕育、生产等一系列特殊的生理现象。其中月经如影随形般地陪伴女性几十年的时光,而由于自身体质或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原因,很多女性面临着月经不调的困扰。
为更好地认识月经不调,我们先来看正常月经是什么样的。首先从时间上来看,月经周期通常以月经来潮第一天为周期的开始,到下次月经来为止,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左右,但在21—35天也属正常范围;其次从量上来看,据《中医妇科学》中说,经量指经期排出的血量,正常的经量一般为50—80ml,如果以10ml每支的口服液来衡量,差不多是5—8支的量。

正常月经主要从时间和量上来衡量,月经不调也是如此。从时间上来看,主要包括月经提前,月经延后和月经前后不定期;从量上来看,主要包括月经量多和月经量少。
对于月经不调,若偶尔出现一次,过后自行恢复正常,则不必过于担心,可以暂时观察;但若连续两三个月以上出现月经不正常,需引起重视,及时找到原因,对症治疗,避免贻误调理的最佳时机。
月经提前
月经提前是指月经来潮的时间早于预期时间。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左右,若月经来潮总是提前7天以上,甚至1个月内来两次,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,则称为“月经提前”。
月经提前,多因肝郁化热所致。中医认为肝喜条达而恶抑郁,也就是说肝气喜欢舒畅条达,若肝气郁结,日久会生热,很容易出现血热。血得热则妄行,流动的速度会加快很多,所以就导致了月经提前。
月经提前的人群一般有这样的特点,比如工作或学习压力大,易情绪不畅;遇到事情容易发火或生闷气;思虑过多等。
解决肝郁化热引起月经提前的方法是疏肝解郁、凉血调经。首先要学会调节情绪,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情绪过激、抑郁,化生火热;其次是适当锻炼,慢跑、太极拳、八段锦、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锻炼方式;另外也可以选择食疗,平时熬些藕节瘦肉汤来喝,具有清热、凉血止血的作用。

月经延后
与月经提前相反的是月经延后,是指月经来潮的时间晚于预期时间。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8天左右,若月经延迟7天以上,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,则称为“月经延后”。
月经延后,排除怀孕等因素,多因气血虚所致。中医认为引起气血两虚的原因有很多,常见的有饮食不足或偏食;平时思虑过度,久思伤脾,化生血液的能力变弱,对血液的推动固摄作用也变弱,这些都会导致月经延后。
解决气血虚引起月经延后的方法是补养气血。首先尽量调整自身饮食习惯,不必过度追求“骨感美”而节食减肥,健康才是最重要的。
月经前后不定期
除了月经提前和月经延后,月经前后不定期更“调皮”,因为它从不按“套路”出牌,有时提前,有时却延后7天以上,且连续出现三个月经周期以上,让人摸不着头脑。
月经前后不定期,多因肾虚所致。中医认为,与女性月经关系最密切的是肾、冲任,肾主封藏,冲任二脉调蓄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常。若天生肾气不足;或生病时间长了,身体未完全康复;或已经到了更年期,肾功能衰弱,藏泄失常,冲任失调,血海的蓄溢功能紊乱,则会导致月经前后不定期。
月经前后不定期的人群一般有这样的特点,比如工作或学习压力大;经常熬夜等。
解决肾虚引起月经前后不定期的方法是补肾补血,可以食用杞子淮山鸡汤,也就是枸杞、山药、黄芪和老母鸡,一起煮汤喝,具有温肾调经的作用。

月经量多
前面说正常经量一般为50—80ml,那么该如何判断月经量多呢?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假设一包卫生巾是10片,一个月经周期用完2包是平均水平,若用量超过2包甚至3包,则认为月经量偏多。
月经量多,多因气虚所致。中医认为气对阴血有固摄的作用,气虚后,对血液的控制力减弱,容易出血过多,体现在月经上就是量多,甚至有人会崩漏。
解决气虚引起月经量多的方法是补气摄血,可以采用食疗的方法,用老母鸡1只,黄芪10g,艾叶15g,将老母鸡洗净切块,和黄芪、艾叶煮汤喝。
月经量少
前面说到了如何判断月经量多的方法,同理,一个月经周期只用完1包姨妈巾,则认为月经量偏少。
月经量少,多因气血虚弱所致,且侧重于血虚。中医认为,女子的月经与气血关系尤为密切,血虚可以简单理解为“余粮”不足了,自然没有多余的血液转化为月经,所以会出现月经量少的症状。
解决气血虚弱引起月经量少的方法是滋阴补血、健脾益气。首先可以食用黄芪乌鸡汤,补气养血、调经;其次是不要经常熬夜,尽量晚上11点之前入睡,保证肝血得到濡养。

月经是女性健康的“晴雨表”,是女性生育和保持青春的前提和保障,所以正常且规律的月经对女性是至关重要的。平时女性朋友们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,不必过度追求瘦而节食减肥,要保证规律的作息等。月经一旦出现不正常,要及时调理,可以对症服用中成药,或者到医院查明原因,及时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