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,它不仅保护身体免受外界侵害,还参与体温调节、感觉传导等重要功能。当皮肤出现湿疹,尤其是伴随难以忍受的瘙痒时,这往往是身体内部环境失衡的直接反映。湿疹的频繁发作,不仅影响美观,更可能暗示着更深层次的健康问题,如免疫系统紊乱、内分泌失调或是脏腑功能衰退。长期湿疹不愈,还可能引发皮肤感染,甚至影响睡眠质量,进而波及全身健康。而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有诸形于内,必形于外。”湿疹,正是身体内部失衡的外在表现。

湿疹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,不仅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,增加感染风险,还可能引发焦虑、抑郁等心理问题。更为严重的是,湿疹反复发作,可能预示着体内湿热蕴结、气血不畅,长此以往,将影响心、脾、肾等脏腑功能,形成恶性循环。而“齿为骨之余”,牙齿酸痛,往往也是肾气不足、骨髓空虚的外在表现,与湿疹的发生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中医认为,湿疹的发生与体质、环境、饮食、情志等多因素有关,常见类型有心脾两虚型、痰浊中阻型、气血亏虚型、肾精不足型等。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病因病机,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,精准辨证。例如,肾精不足型湿疹,常表现为皮肤干燥、瘙痒难耐,伴有腰膝酸软、牙齿酸痛、夜尿频多等症状,与肾主骨生髓、开窍于耳及二阴的功能密切相关。
湿疹好发于头面、四肢屈侧等部位,这些部位在中医经络学说中,多与心、脾、肾等脏腑经络相连。如头面部湿疹,多与心火亢盛、湿热上蒸有关;四肢屈侧湿疹,则多因脾虚湿盛、气血运行不畅所致。通过观察湿疹的部位、形态、颜色及伴随症状,中医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,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
肾为先天之本,主水液代谢,与膀胱相表里,共同维持体内水液平衡。肾精充足,则骨髓充盈,牙齿坚固;肾气旺盛,则水液代谢正常,皮肤得以滋养。反之,肾精不足、肾气虚弱,则水液代谢失常,湿浊内生,上泛肌肤,发为湿疹。同时,肾精亏虚,骨髓空虚,亦可导致牙齿酸痛。因此,治疗湿疹,不可忽视补肾固本的重要性。
中医治疗湿疹,强调“内外兼治”,通过内服中药调理脏腑功能,外用中药洗剂、药膏等直接作用于患处,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。中药如熟地黄、山茱萸、山药等,具有滋阴补肾、填精益髓之功,能够从根本上改善肾精不足的状况,从而缓解湿疹及牙齿酸痛等症状。同时,中药治疗副作用小,避免了西药可能带来的肝肾损伤等问题。
肾出问题,不仅影响水液代谢,导致湿疹频发,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。如肾精不足,则气血生化无源,皮肤失养,湿疹难愈;肾气虚弱,则膀胱气化不利,湿浊内停,加重湿疹病情。此外,肾与心、脾、肝等脏腑相互依存、相互制约,肾的问题还可能波及他脏,形成复杂的病理变化。因此,治疗湿疹,必须从整体出发,注重脏腑间的协调平衡。
西医治疗湿疹,多采用抗组胺药、糖皮质激素等药物,虽能迅速缓解症状,但易复发,且长期使用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。而中医则强调“治病求本”,通过调理脏腑功能、改善体质来达到治疗目的。然而,传统中医在补肾时,往往需兼顾他脏,避免“补肾伤肝、泻肝伤肾”的困境。北京中方中医院则运用能量和大阴阳原理,从整体上调节人体阴阳平衡,实现了补肾不伤肝、泻肝不伤肾的理想效果。
王先生,年近五旬,长期受湿疹困扰,皮肤瘙痒难耐,夜不能寐,同时伴有牙齿酸痛、腰膝酸软等症状。在北京中方中医院接受治疗后,医生根据其体质特点,制定了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。通过内服滋阴补肾、调和气血的中药,外用具有清热燥湿、止痒功效的中药洗剂,王先生的湿疹症状逐渐缓解,牙齿酸痛、腰膝酸软等症状也明显改善。经过数月的调理,王先生终于摆脱了湿疹的困扰,重获健康与舒适。
湿疹止痒有妙招,护肾固本防牙酸。面对湿疹这一常见而又顽固的皮肤问题,我们不应仅仅满足于症状的暂时缓解,更应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病因病机,从整体出发,注重脏腑间的协调平衡。北京中方中医院以其专业的医疗团队、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显著的治疗效果,为广大湿疹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。如果您也正遭受湿疹的困扰,不妨前来一试,让中医的智慧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老中医在线预约咨询 电话:010-878761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