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天,寒风刺骨,万物收藏,我们的身体也在这寒冷的季节里经历着考验。有时,一场流感过后,或是仅仅因为冬日的严寒,我们会感到神疲乏力,甚至头晕异常。这不仅仅是天气寒冷所致,更是身体内部微妙失衡的信号。中医常说,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,当这个平衡被打破,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。那么,冬天里的神疲乏力、头晕,究竟藏着怎样的身体秘密呢?

流感过后,很多人会感到神疲乏力,甚至头晕目眩。这种症状不仅影响了日常的生活和工作,还可能让身体陷入一种长期的亚健康状态。头晕,如同大脑被一层迷雾笼罩,让人无法集中精力;神疲乏力,则像是身体被抽走了力气,连简单的活动都变得困难。
头晕异常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,还可能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。比如,在行走或驾驶时,头晕可能导致摔倒或交通事故;在工作时,头晕会影响效率和判断力。长期下去,神疲乏力还会削弱我们的免疫力,让身体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。
中医将头晕分为多种类型,如心脾两虚型、痰浊中阻型、气血亏虚型、肾精不足型等。心脾两虚者,如同心田干涸、脾土贫瘠,无以滋养头目;痰浊中阻者,则像是体内河流淤积,清阳不升、浊阴不降;气血亏虚者,犹如身体缺乏灌溉,头目失养;肾精不足者,更是根基动摇,精髓不充。
头晕可能发生在前额、后脑勺或整个头部。中医文献中,前额属阳明经,后脑勺属太阳经。冬天,寒邪易侵,经络受阻,气血运行不畅,头晕之症便随之而来。特别是肾精不足者,在冬天更易受到寒邪的侵袭,导致头晕加重。
肾为先天之本,藏精主骨生髓。当肾气不足、肾精亏虚时,髓海空虚,头晕便成常客。冬天,肾气更易耗散,加之流感等疾病的侵袭,身体能量危机加剧,头晕神疲之症更为显著。中药保守治疗,如温补肾阳、填精益髓之方,能缓缓滋养身体,减少西药对身体的副作用。
肾阳不足,如冬日炉火不旺,无法温暖全身。头目失于温煦,自然头晕神疲。加之冬天寒邪侵袭,肾阳更需奋力抵抗。一旦力不胜任,身体便以头晕神疲为信号,提醒我们该“添柴加火”了。因此,冬天里保养肾脏,对于预防头晕神疲至关重要。
西医认为,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。而中医则更注重整体调治,认为通过调理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,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,从而抵抗流感等疾病的侵袭。传统中医在补肾时可能面临补肾伤肝、泻肝伤肾的问题,但北京中方中医院运用能量和大阴阳原理,调和脏腑,既补肾又不伤肝,为流感后的神疲乏力、头晕等症状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。
郭伯,年近七旬,冬天易感流感,流感过后总是神疲乏力伴头晕。西医检查未见异常,中医辨证为肾精不足型头晕。经北京中方中医院调理,以温补肾阳、填精益髓之方,辅以针灸疏通经络,数周后郭伯精神焕发,头晕不再,神疲乏力也大为改善。他感慨地说:“中医真是神奇,让我这个冬天不再‘晕’了!”
老中医在线预约咨询 电话:010-878761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