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聋耳鸣年轻人多发,这些问题要注意!

耳朵里出现嘈杂的响声,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,但一般不会放在心上。椒江的小陈,近日就一直饱受耳鸣的困扰。自从上周连续3天请客户吃饭、喝酒后,他觉得自己每天一起床,头就昏沉沉的,有时候还恶心想吐,耳朵则一直在“嗡嗡”作响。
到医院检查后,医生分析小陈耳鸣的原因,是长时间受到噪声刺激,损害了内耳功能,如果他还是一直不关注耳部健康,长时间在酒吧、KTV等噪声较大的场所逗留,就很有可能引起突发性耳聋。
年轻人出现耳聋的比例越来越高
影响耳部健康的不良习惯有很多种。门诊中最常见的,就是频繁使用不洁净的棉签挖耳朵,造成外耳道炎症甚至鼓膜穿孔。此外,也有不少爱游泳的人容易得中耳炎,还有经常熬夜或者带耳机的人,容易出现耳供血不足而引起耳聋、耳鸣。
一般来说,周围的噪声一旦超过50分贝,耳朵就会出现不适症状。70分贝以上时,可能会导致人心烦意乱、精神不集中;而长期接触85分贝以上的噪声,会使得听力减退;150分贝以上的噪声,甚至会危及生命。
“耳聋如今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‘专利’了。”专家说,随着生活节奏加快,压力越来越大、熬夜频繁,年轻人出现耳聋的比例越来越高,“突发性耳聋,多数由内耳病毒感染或内耳血管堵塞硬化引起。我们常比喻为耳朵‘中风’,临床的症状就是听力突然减退,同时伴有耳鸣耳闷感,严重的还有头晕、呕吐等。”
耳鸣可能是耳聋的前兆
“耳鸣的原因有很多种,一些是因为外耳道霉菌,一般都是不正确地长期挖耳引起,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都可以痊愈。”专家说,还有一些,是长期中耳流脓使耳部神经受累引起的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耳炎,属于内耳疾病。
内耳疾病引起的耳鸣,多是由于内耳细胞受损,引起的神经性耳鸣。内耳疾病的病因包括老年性改变、听神经瘤、耳部血管堵塞等,这种耳鸣是最常见,也是最难治疗的。
耳鸣往往是耳聋的“先锋”,不及时治疗,严重者就可能出现耳聋的症状,损害耳部听力健康。有的耳聋患者,因为长期听不清别人说话,变得疑神疑鬼,焦急抑郁,生活水平也大大地下降了。

关于耳朵日常护理的小知识
“保护听力,首先要让耳朵避免噪声伤害,平时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,使用耳机时注意调低音量。”一些工作或生活中长期处于噪声污染中的人,还应该使用隔音用的耳塞、耳罩等,避免听力损伤。
洗澡耳朵进水,一般不建议自己掏。因为无法掌握安全距离,容易自己把鼓膜捅破,造成耳部受损。耳朵进水,一般可以通过踮脚蹦跳的方法让水流出来。如果进水实在难受,又不方便去医院,大家一定要选规范消毒的棉签掏耳朵。成年人自己掏耳朵时,深入外耳道的距离不宜超过1.5厘米。
关于耳部健康问题,还得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起。饮食方面,建议大家,一定要少吃胆固醇及脂肪含量很高的食物,否则容易造成内耳血管硬化痉挛。睡眠方面,也要切忌熬夜,否则对耳朵的危害是不可逆的。
以上文章仅供参考,科普作用,不可作为医疗决策依据,健康问题请前往医院科学诊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