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节,只是影像学上的一个描述性名词,指的是病灶的大小,而不是病灶的性质。在影像检查中(如CT或胸片)发现类圆形的直径小于3cm的病灶通常描述为结节灶,当直径小于1cm时常被描述为“小结节”,而直径小于0.5cm时就被称为微小或细小结节。
当发现肺部结节或小结节时,不必惊慌失措,也不要不以为然,不要等到“小结节”长大变成了“肿块”,这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手术时机。所以,一定要定期检查、随访。

如果对于肺结节还不大明白,我们可以再看下三个真实的案例。
案例一:老刘感冒后吃了一个星期的药没好,于是去医院做了肺部CT检查,结果把他吓了一跳:右肺见到一个直径约5mm的小结节!他马上拿着检查报告去看医生。医生仔细看了他的CT报告后,让他先吃两个星期的消炎药,然后再做个平扫CT复查。老刘急了:我这个是不是肺癌?吃消炎药有什么用?是不是要赶紧手术?医生耐心解释后,他终于同意试一试。两星期后,他的肺部小结节消失了,老刘高兴坏了。
案例二:一个65岁的老太太因为摔伤做CT,偶然发现了肺部小结节,直径有2.5mm。由于结节比较大,家人非常担心。医生说虽然结节比较大,但是边缘很光整,癌症的可能性不是很大。为了确定结节性质,医生建议做CT定位下的穿刺。结果是肉芽肿性炎,为陈旧性的结核,规律性抗结核治疗即可。
案例三:38岁的王先生在体检中发现右肺下叶有一个大小约1cm的结节,边缘形态不规则。进行了两周的抗炎治疗后复查了,结果显示结节大小没有明显的变化,但结节边缘欠光滑,内部似有实变,伴有血管征。医生建议进行胸腔镜微创手术切除。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微浸润的腺癌,是非常早期的肺癌,不需要做化疗和放疗,治愈的可能性90%以上。术后第三天王先生病愈出院,后续定期复查。
肺部小结节不一定是肺癌前兆
从上面的三个案例可以看出,导致肺部小结节的疾病,既可以是肺部的炎症,也可以是肺结核,还可能是早期肺癌。

哪种肺结节我们要更重视呢?
肺结节的密度不同,按照密度可分为三类,分别为实性结节、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密度结节。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磨玻璃结节,这是一种生长比较缓慢的早期癌表现。
根据结节大小确定复查时间
1、5mm以下的,每年复查一次,坚持3-5年;
2、5-10mm的,每3月复查一次,一年内每变化可以每6个月复查一次,坚持3-5年;
3、10mm以上的,密切观察,每月复查一次,连续4次没变化可以延长到每3个月复查一次,随后2次复查依旧没变化,可以延长到每6个月复查一次,一共持续3年。
出现肺部结节,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
1、戒烟、戒酒,远离不良嗜好
戒烟戒酒虽然不能短期内帮助消除肺部结节,但对于防止结节过快生长以及早期转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,吸烟喝酒可能会降低身体免疫力,不利于结节的控制。

2、改善饮食结构
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控制血糖、血脂等指标,避免出现脂肪肝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,这样有助于维持身体免疫力正常运作。
3、保持空气清新
室内应当经常通风,保持空气清新,遇到雾霾天气时注意戴上口罩。对于职业上经常接触粉尘的人群,更应注意防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