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空气污染、室内装修污染、吸烟等不良影响,癌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。当许多患者看到体检报告上显示的“肺结节”字样时,他们感到非常害怕和恐慌。他们担心自己患上了癌症,那么肺结节是癌症吗?发现肺结节时该怎么办?
什么是肺结节?
是一个影像学术语,指的是胸部CT成像中肺部存在直径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圆形、准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高密度阴影,可以是单个或多个,边界清晰或不清晰。结节可分为直径>8 mm和基于其大小的直径<8 mm ,根据不同密度结节分为实性结节与非实性结节,根据数量分为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。
肺结节不等同于肺癌,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,大部分为良性病变,比如慢性炎症、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、真菌感染、病毒感染、结核等,或者非感染疾病中结节病、魏格纳肉芽肿、畸胎瘤等等,也有极少部分可能为肺的恶性肿瘤、癌前病变或者转移癌。

发现肺结节怎么办?
我们需要结合危险因素、临床症状、肿瘤标记物等、以及结节的大小、形态、数量、密度和生长速度来综合判断结节良性还是恶性,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最高,依次为磨玻璃密度结节及实性结节。PET 扫描或其他功能性影像学检查仅可为评估良恶性提供参考意见,最简便易行且价廉的检查为CT扫描监测随访,但判断良恶性的“金标准”,还是通过活检取得病理学诊断。
针对单个实性结节直径小于等于8 mm且无肺癌危险因素者,建议每6至12月定期进行胸部CT的复查。存在一项或更多肺癌危险因素者,建议应在最初的3至6个月之间随访,随后在9至12个月随访,如果没有变化,在24个月内再次随访,其后转为常规年度检查。对于>8mm对于实体结节,应通过比较历史影像学数据来评估恶性肿瘤的可能性,包括准确描述结节的影像学特征(包括是否有进行性增大、毛玻璃结节的实体成分是否增加等),评估各种替代管理选择的相关风险,以及根据个人喜好管理CT扫描随访、非手术活检或手术诊断。
如果是良性结节,可以根据病因进行靶向治疗。如果CT发现结节可能是恶性的,我该怎么办?即使被认为是恶性肺结节,也不必恐慌,可以先进行穿刺活检。毕竟,病理检查是诊断良恶性结节的“金标准”。对于恶性肿瘤,可以进行手术切除。如果担心手术创伤或心肺功能差而无法忍受手术,也可以采用“一箭双鸟”的方法,即穿刺活检+同步消融。它可以清除良性和恶性,同时一次性清除体内的淋巴结。目前,常用的消融技术包括冷冻、微波和射频,可以通过支气管或胸壁进行,每种技术都有自己的优势。癌症手术后是否需要辅助化疗、放疗、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,取决于不同的分期、病理类型、基因表达、免疫表达等,以确定治疗方案。

对于肺部结节,不要低估或过于担心。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,注意及时随访,避免良性病变漏诊、误诊。及时就医、正确治疗、正规治疗,一般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。